成功阻擋疫情的島嶼——台灣
根據智利每日新聞的報導,台灣「離中國只有180公里的一海之隔,而且有將近50萬人在鄰國工作,卻只有440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。」
面對中國非典型肺炎的傳言,早在去年的12月,台灣便領先全球採取了預防措施。台灣希望能成為WHO的觀察員之一,與世界衛生組織分享其成功的抗疫經驗,卻因為種種政治因素窒礙難行。
---
這一切始於一個失眠的夜晚。
12月31日晚上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組長羅一鈞,遲遲無法入睡。為了分散注意力,他開始閱讀。在某個論壇上,一些關於中國武漢可能出現新疾病的評論引起了他的注意。因此他立即拉警報,啟動緊急預防系統。疫情爆發的初期,台灣也當機立斷地取消了所有跟武漢的來往班機。這些早期採取的措施,讓今天的台灣不必封城,且僅有440個案例。
台灣是防疫的模範生、千里眼。諷刺的是,這樣的成功模式照理說應該在世衛大會中成為各國學習的典範,卻因為政治因素,不會被邀請參加世衛大會。
台灣外交部宣稱,「要是台灣能參與WHO,當初就能更快速的跟其他會員國分享資訊,對阻止疫情的發展會更有幫助。我們只和WHO有交流,但和其他會員國沒有辦法交流,這減緩了資訊的傳遞。我們發送有關措施的信息未在該組織的平台上發布,其他國家不知道我們做了什麼。」
WHO秘書長譚德塞更於四月八號給了所有人一個”驚喜”,表示遭受到來自台灣的種族主義攻擊。蔡總統對於譚德塞的指控表示強烈抗議,「我們比任何人都知道被歧視和孤立的感覺。」這個私人恩怨風波使得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之路更加艱辛。
而另一個影響著台灣與WHO之間關係的因素,是美國。由於台灣衛生當局曾向該組織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,詢問有關中國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消息,而該郵件被美國總統川普用來當作指責WHO的論點之一,批評WHO對這次大流行病的處理不當,甚至決定停止金援。
美國更於五月八號呼籲WHO邀請台灣參與世衛大會,此舉也引起了中國的不滿。
5/18號的世衛大會,台灣參與與否的議題將成為中美兩國之間的新脈動。
---
注:此報導為5/16刊登,世衛大會前兩天。雖然慢了別人很多但總算在智利媒體看到台灣的報導,也算是一次總結從去年12月至今的大事件,還是分享給大家。
資料來源:
智利每日新聞 https://cutt.ly/qyYEjFG
圖片來源:
France24//EFE https://cutt.ly/XyYT67N
---
時事|生活|文化|語言
都在📍智利人類觀察計畫
🦙追蹤我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hilehighigh/